朋友与搭档点评原教育部长周济_新闻资讯_安博体育电竞app下载安装最新版
详细内容

朋友与搭档点评原教育部长周济

时间: 发布时间:2024-01-28 09:30:20      【来源:新闻资讯

  11月1日下午3时,一天前刚刚被免除教育部长职务的周济遽然呈现在北京会议中心会议楼第19会议室。正在这儿举行的我国工程院2009年度第二轮院士增选大会已确认进入结尾,会议的最终一项内容,与周济直接相关。

  依照工程院的作业程序,我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掌管举行了工程院主席团会议(即院士大会主席团会议)。

  会议上,中心组织部副部长李建华宣告,录用周济同志担任我国工程院党组副书记。

  2008年“两会”换届之时,徐匡迪未连任全国政协副主席。而我国工程院院长的任期为4年,下一次换届,要比及2010年院士大会举行之时。本年63岁的周济比徐匡迪年青9岁,中心提早埋下了工程院人事变局的棋子。

  这一录用,令坊间两年以来的风闻变成实际,也为一天以来的种种猜想画上了句号。

  2007年举行之前,教育界和科技界已有风闻,周济或许顶替其时现已70周岁的徐匡迪掌握我国工程院。这一风闻,有极高的可信度,由于我国工程院历任的三位院长朱光亚、宋健、徐匡迪均为院士。从前担任华中科技大校园长的周济不仅是院士,又身居部长高位,再升半格,主管自己最为了解的范畴,好像水到渠成。

  两年之后的10月31日,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经过表决,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签署指令,决议免除周济的教育部长职务。在新华社当天下午宣布的通稿中,未按常规呈现“周济还有委任”的字样。

  两年前未能更上一层楼,两年后忽然革职,短短数小时内,关于周济被免的猜想充满在各大网络论坛,网民们不断发帖剖析,在周济革职背面究竟是何原因。周济本年只需63岁,间隔正部级退休年限尚有两年,间隔连任教育部长不过一年半,此刻不提“还有委任”依照常规这类官员往往犯有严重差错乃至牵涉糜烂。而教育界一些知名人士的电话,此刻也纷繁被打爆。

  直到午夜时分,新华社重发周济革职通稿,加上了“周济还有委任”6个字,网络和业界刚才不再谈论“周济落马”。而关于周济掌握教育部6年间的种种作为的谈论,却正在掀起一个新的高潮。

  10月31日得悉周济被免之后,查建中打电话给周济的秘书,一直无人接听。

  查建中,北京交通大学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产学协作教席掌管人,周济在清华大学本科的同班同学。

  上世纪80年代,查建中和周济都赴美留学并获得工程学博士学位。两人缘分不浅,在美国由同一个导师辅导,常常一同出差。到今日,查建中和周济已有超越44年的友情。

  周济屡次换岗。不带秘书,是周济的风格。不管是担任湖北省委常委、科技厅厅长期间,仍是在武汉市长、教育部长任上,他都是孤身一人就任,由新单位配秘书。

  “他为人低沉,从不拉帮结伙。在不带秘书这件事上,你就可以看出来。”查建中说。

  墨客身世的周济,是一个敬业向上的学者和工程科学家,勤勉、低沉一直是他的座右铭。在查建中看来,周济从不寻求宦途,但当国家需求他的时分,他也会挺身而出,知难而上。

  在周济任职教育部副部长之后,查建中在周济的办公室与老同学有过屡次事务上的评论。他在元旦、大年三十、大年头一都曾由于作业原因致电周济,绝大多数都是在周济的办公室找到他。

  部长任上6年间,周济一直对基础教育抓得很紧,“普九”作业在全国范围内得以根本完成。“他跑了不知道多少乡村。看到乡村孩子有学上的笑脸就快乐。”查建中说。

  在这位老同学看来,由于性情的原因,周济的勤勉和低沉,44年来从来就未曾改动过。“他是布衣部长,没有官气,永久像个教师”。

  查建中回想,他和周济一同到国外出差,一般日程很紧很忙,只需少量时刻歇息。周济是上车就睡觉,睡一瞬间就干活。他当华中理工大学(后来并入华中科技大学)教授,简直每周都要跑一次北京,没有坐票就买站票,最极点的时分,是钻进了卧铺底下睡觉。

  2009年秋季开学之后,教育部直属高校武汉大学基建糜烂案被曝光,两名校园高层被拘捕,一个多月之后,周济被免除部长职务,不了解他的人就此估测他与此相关。但查建中“拍着胸脯确保”,周济与此毫无相关“只需是糜烂的事,他就沾不上边儿,咱们这些同学太了解他了”。

  周济在华科大校长任上锐意变革,建树极多,但也遭到不少谴责。但是关于他的人品,却一直无人批判。周济脱离教育部之后,不管是部内部外,仍是网络上下,亦无人对此抱有微辞。

  2002年1月,周济中选武汉市市长,孰料只是3个月后,他就辞去市长职务,赴京担任教育部副部长。

  11个月后,他顶替升任国务委员的担任教育部长。之前,华中科技大学客座教授查建中与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周济的协作,更多是在机械工程学方面,两人从前一同合著专著、宣布论文、协作研讨;在周济赴京之后,两人的协作开端转向更为广泛的教育层面。

  在周济任职教育部副部长之后不久,他就主张查建中请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产学协作教席掌管人一职(这一职位,需由学者出任),研讨我国工程教育变革战略,特别是产学协作的办学机制,以加强工科学生的实践环节,进步质量。在经过杂乱的请求程序之后,2005年2月,查建中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录用。

  两人对加强工程实践的教育感兴趣的原点,竟是在44年之前。1965年,两人考入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机械制造专业。两人的班级,被时任清华大校园长蒋南翔确以为全校仅有的“半工半读班”。周济担任班长。简直40年后,两人在工作教育上的再次交汇,用周济的话说:这是总理交给我的使命。

  录用前后,查建中与周济有过屡次关于工作教育的评论,两人共同以为,我国的本科和专科教育过于重理论而轻实践,人才质量业已呈现问题。

  查建中关于我国工程教育变革战略的研讨,是把高级工作教育和国家演示软件工程教育作为突破口。由于中心明确规定了“求职导向、产学协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政策,他们最靠近工业,最需求变革理论的辅导。查建中和高职教育界有广泛深化的触摸。而不管他走到哪里,都发现周济的踪迹。

  周济访问了许多工作院校,参加了许多工作教育的大会,关于工作教育变革的方向予以坚决的支撑和必定。

  2005年之后,我国的工作教育开端获得长足进步。查建中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产学协作教席掌管人的身份,提出并遵循工程教育变革三大战略:产学协作、“做中学”和世界化,推进了高级工作学院的变革热潮。

  一些工作学院的院长在效果面前发生苍茫,以为高职教育已办到了头,应当升级到本科院校。 关于“升本”倾向,每一次周济见到查建中谈及高职教育,都会让他转达工作学院的院长们,坚守岗位、安心办妥工作教育便是最大的奉献。

  一位教育部的官员回想,在周济就任之初,有些官员找到他,向部长提起某项变革。部长总是打断:别和我提这事!

  2003年,扩招之后的第一批大学生结业,正是周济就任教育部长的第一年。在那之后,大学生工作压力一年胜似一年,到2006年,这一以往的精英集体,被教育部降格为 “普通劳动者”。与此同时,择校愈演愈烈,基础教育学生压力不减反增,高级教育质量下降,学术造假层出不穷,高考变革迟迟不见推进,高校债台越垒越高。民众对教育的不满,已达到前史的极点。

  2005年10月15日,周济在2005年亚洲教育论坛北京论坛上宣布主题讲演称,现在我国高级教育的总规划已达到了2000万人,毛入学率已达到了19%,进入了世界公认的大众化发展阶段。我国现已建立了一个根本习惯我国现代化建设需求的世界上最大规划的教育系统,现在,全国各级各类在校学生人数达到了2.5亿人,教师达到了1300万人。

  在扩招之后,是教育质量的后退,此种“世界公认”的“效果”,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不满。之前的2004年末,周济还曾在国务院新闻办表明,我国的研讨生水平远胜欧美。

  “假如我国教育的效果如此杰出,就阐明没有变革的必要了。”这位教育部的官员说,“但实际上,只需看看民众的不满就知道了,我国教育变革现已陷入了10年之久的阻滞。”

  这一说法,在教育家杨东平那里,则被表述为“后退”。在他看来,上世纪80年代的教育变革才是“真改”。

  变革的逻辑和途径,学界早已评论了无数次,“还高校以办学自主权,改动教育行政化倾向”被重复提起,但又被悄然放下。这位教育部官员慨叹。

  “他一直是靠勤勉在做奉献。”周济离任之后,这位不肯签字的教育部官员说。教育体系变革千丝万缕,牵一发而动全身,周济的独善其身既是他的性情,也是他应对杂乱局势的无法挑选。

  6年来教育部所获得的效果,往往经过财政部全力支撑的项目表现,例如“面向21世纪行动计划”,而根本上没有教育体系变革的抽丝剥茧。

  2002年,也便是周济就任部长之前,《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出台一度被以为是民办教育的春天降临。孰料在周济就任之后、于2004年3月18日发布的《民办教育促进法施行法令》,却打开了“名校办民校”的闸口。

  “这让咱们哭笑不得,名校办民校,本来便是用了纳税人的钱,那么你就不应二次收费。可你看看,一个利益集团却要把两端的优点都攥在自己手里。”广东信孚教育集团董事长信力建告知《我国新闻周刊》。

  “假民办”与“真民办”抢夺生源大战的成果,是前者的步步紧逼,后者的节节败退。信孚教育集团的校园,在那个时期封闭了7所。而北京汇才中学董事长侯昕告知《我国新闻周刊》:民办校园每天都在逝世。

  在公权力越勒越紧的局势下,民众期盼的“大教育家”的身影愈行愈远。2009年教师节,国务院总理、国务院教育变革领导小组组长罕见地到北京市第35中学初二5班连听5堂课,宣布了具体的点评和对教育变革的观点。

  “咱们需求由大批有真知灼见的教育家来办学,这些人应该建立终身办学的志趣,不是干一阵子而是干一辈子,任何功利都诱惑不了他,把自己彻底牺牲于教育事业。”铿锵有力。

  偶然的是,就在周济离任教育部的当天,航天之父钱学森逝世。他生前特意告知,我国短少教育我们。

  此刻的教育部,却仍旧处在旧体系的惯性之中。在年头两次揭露征求意见之后,《教育中长期规划大纲》的拟定,就从头再回到了内部起草决议计划的老路上。乃至有教育部官员对掌管举行多场“为教育变革献计献策”研讨会的杨东平说:就你们才把变革当回事儿!

  本来向社会许诺的大纲揭露日期,也由5月一路拖向7月、8月,时至今日没有见踪迹。